發布時間:2014/03/21 生活顧問團
那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應該如何選擇防曬霜呢?哪個防曬指數是最好的呢?
市場上防曬產品玲瑯滿目,不只是品牌多,防曬指數更是五花八門,讓消費者無從選擇。很多消費者更是陷入了防曬指數的誤區,覺得防曬指數越高,防曬效果也就越好。那究竟我們是該選擇超高防曬指數(SPF40~50+),還是中度防曬指數(SPF15~30)呢?
防曬指數是以不躲太陽,不遮身體為前提,來定義它的防曬能力的。即當你涂的量足夠時,(一個成人的臉的用量差不多1.2~1.5克,約一顆大花生米的量)在艷陽下暴曬時所能提供的防曬能力。
相當于如果你不躲、不遮、不擦防曬品時,你的皮膚在15分鐘會明顯曬紅、曬傷,那么SPF20的防曬產品,可以保障你20倍時間。即300分鐘內,不會曬紅、曬傷。
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外出享受陽光是幾個小時。如果長達10個小時,那就真的需要選擇SPF40~50的防曬產品。如果你只是外出上班、看電影、購物,不是戶外踏青或戲水活動,SPF15的防曬產品就足夠了。
雖然大多數真正的專業人員都告訴消費者,選擇防曬產品SPF15~30就足夠了。但是市場上還是充滿了高防曬指數(SPF50或SPF50+)的防曬品。
有人以為買高防曬指數產品,什么情況都可用,晴天、雨天、要曬多久太陽····更有人以為,買防曬指數50的產品,用量是SPF25的一半就夠了。不只省錢、還不用涂太厚、不用擔心皮膚的負擔。
然而事實卻是,使用量減半時,效果不是對折計算,這里沒有數學關系。實驗顯示:以SPF50的防曬產品使用量減半時防曬效果只等同于SPF7,SPF30的防曬產品使用量減半時的效果只有SPF5.5,SPF15的防曬產品使用量減半時的效果只剩SPF4。所以,想選高防曬指數,節省著使用,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。而且防曬指數越高的,就越普遍感覺到油膩。油膩的好處是不易流失,如果是水上運動時,就有必要擦油膩些。否則就得注意多補擦幾次。一旦被水沖掉,沒留在皮膚上,就談不上防曬了。油膩的缺點是悶著不舒服,夏天擦在臉上猶如蒸桑拿,容易悶出痱子、粉刺、痘痘。建議以質地清爽者為宜。而高指數的防曬產品往往無法達到清爽。
還有些人喜歡購買標示防水、抗汗的防曬品,然后又抱怨很難洗掉。其實除了水上運動、沙灘游泳,不需要特別選擇防水的產品。否則除了洗不掉還會阻塞毛孔、不透氣、皮膚出疹子、長痘痘等皮膚負面風險。
要洗掉防曬品,正確方法要用卸妝產品,以卸掉彩妝的方式,充分按摩才能確實清除。
最后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,如何在使用過程中降低刺激過敏風險?有一個妙招,就是先在臉上擦隔離霜,再依據出門的場合選擇適當防曬指數的產品。這樣減少了防曬劑直接滲入肌膚,引發過敏刺痛的風險。
作者:Aileen 指導:Thomas